Toggle navigation
Home
Note
About
信息时代的MIS—管理系统与信息技术应用
王佳亮
第1篇 信息系统概论
第3章 管理系统与信息技术应用
3.1 信息技术管理的理论框架
信息是企业实施管理和控制的依据,是企业内外部联系的纽带。专门从事信息技术管理的国际性组织ISACA设计了一个信息技术管理的理论框架,被称为:COBIT。COBIT(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):即信息系统和技术控制目标,是成立于1969年的美国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(ISACA),于1996推出的用于“IT审计”的知识体系。
COBIT强调所有企业必须重视信息技术的管理,表现如下:
(1)企业对信息和信息传递系统的依赖越来越强
(2)信息系统的脆弱性和风险威胁越来越广泛;
(3)信息和信息系统投资成本问题越来越突出;
(4)技术引发的组织变革和商业模式变革越来越剧烈;
(5)技术创建就业机会和降低成本的潜力越来越明显。
3.2数据与信息
3.2.1 数据与信息的概念
(1)信息的定义:信息是对事物的状态、特征、运动及变化的描述。
(2)数据的定义:数据是对事物状态和特征的表述符号,是信息的载体。
3.2.2 数据与信息的区别
(1)数据是物理的,而信息是释义的;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,是数据含义的体现。
(2)数据反映了事物的表象,往往是零散的,是对原始事实和状态的直接记录;而信息反映了事物的本质,往往是相互关联的,是数据加工后形成的认识和概念。
(3)信息比较稳定,不随载体的性质而随意改变;而数据的形式往往变化多端,很容易受载体性质的影响。
(4)数据是信息的重要来源,可用人工或自动化装置,对数据进行通信、翻译和处理;信息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对数据所承载的事实进行组织后的结果。
(5)从数据到信息要经过一个转换过程,即数据处理过程;数据的选择、组织和系统化等处理过程往往要在知识的辅助下完成。
3.2.3 信息的递归定义
企业的管理活动具有广泛性和连续性,包括多重决策或控制过程。从连续的决策过程看,每个前项处理过程的输出都可能是后续处理过程的输入。这样,对单个单项数据而言,它既可以是数据也可以是信息,在不同的数据处理阶段充当不同的角色,这种现象被称作信息的递归定义。
3.3 管理信息
3.3.1 定义
那些对人们所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用的、可影响和控制生产、服务或经营活动的信息统称为管理信息。
3.3.2 分类
与信息产生的客体相联系,信息可分为:
1.自然信息。
2.生物信息。
3.机器信息。
4.人类社会信息等。
3.3.3 性质
正确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、可靠性、相关性、层次性、简单性、经济型、安全性、可处理性、可访问性、可检验性。
3.3.4 特点
(1)数据来源的广泛性。
(2)信息资源的共享性。
(3)信息形式的多样性:信息以多种多样的数据形式为载体。
(4)信息发生、处理、使用在时空上的不一致性。
(5)信息价值的不确定性。
(6)信息生命周期的主观性:管理信息一般都要经历最初捕获、组织、处理、使用、最终消亡。
3.4 信息时代的企业与管理
3.4.1 现代企业的运作
(1)及时准确地收集信息来把握市场需要,支持自身产品或服务的开发。
(2)采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组织的运作管理。
(3)建立有效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,提高管理效益。
3.4.2 组织管理方式的变革
3.4.2.1 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作用
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可以明显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,并帮助企业实现管理目标,主要表现有:
(1)提高企业的生产率。
(2)减少浪费、降低成本。
(3)改善和提高决策质量。
(4)改善客户关系。
(5)开发新的战略性应用。
(6)构建更为有效的商业模式。
3.4.2.2 企业的组织变革
(1)需要扩充原有的信息中心,集中管理通信安全问题。
(2)需要使操作环节自动化或者精简某些环节,使流程更短更快。
(3)需要汇聚分散在各处的零散资源,减少资源浪费。
(4)需要调整作业顺序,将可以并行的活动连接起来。
(5)需要对质量过程精确监控。
3.4.3 企业活动中的信息
对企业而言,信息是推动企业中所有活动的能动性因素。
企业中的信息类型分类的标准有三种:按稳定性分类;按决策层次分类和按其他方式分类。
3.4.3.1 按稳定性分类
(1)静态信息:具有相对的稳定性,可用计算机文件和数据库进行相对长久的保存;并在一段时间内不必更新,可以被重复查询使用。如:员工生日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。
(2)动态信息:反映业务活动或进程的实时状态,时效性比较强,随着业务活动的进展,信息内容要随时提取和更新,否则就成了过时信息。如:员工工龄和年龄等信息。
3.4.3.2 按决策层次分类
(1)战略信息:使用者为高层管理者。信息来源广、使用寿命长、加工方法较为灵活,但对信息的精确程度要求不是很高。
(2)业务信息:使用者为基层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,用来执行制订好的计划,信息来源较为单一、但数量大变化快,信息使用寿命较短、教工方法相对固定,信息的精确程度较高。
(3)战术信息:为中层管理者所使用。信息的使用寿命和精确性介于前两者之间。
3.4.3.3 按其他方式分类
(1)以信息所依附的载体为依据:文献信息、口传信息、电子信息、生物信息等。
(2)信息加工程度:原始信息和二次信息。
(3)与组织边界相联系: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。
3.5现代企业的信息处理要求
3.5.1 基本要求
要获得可用性好的信息,并将其用于企业的流程管理和绩效改善之中。企业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应对三方面的经营压力:
(1)来自经济全球化、强大的竞争对手、强势客户及企业实时运作的市场压力。
(2)来自技术创新、知识管理、信息爆炸等新技术的压力。
(3)来自企业的社会责任、政府管制、法律和伦理约束的社会压力。
3.5.2 信息可用性要求
(1)及时性
(2)准确性
(3)适用性
(4)经济性
3.5.3 传统行业的信息化
现代企业常用的信息管理技术包括:实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再造,建立商业联盟,实现电子商务,建立提高物流效率或战略管理的信息系统等。
传统行业,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原有运作方式和业务流程。如:制造业——将零散订单汇总收集起来,按需生产服务业——以客户为中心,主动服务商业企业——提供网上订货和采购,缩短供货流程
3.6 应用体系
3.6.1 组织内信息系统
安东尼认为,经营管理活动可以分成作业层、管理层和战略层。
3.6.1.1 作业层的信息需求
作业层由组织的作业层经理构成,如车间主任。作业层经理关注:
(1)内部信息源。
例如,为客户开发票时所需要的数据来源于销售合同及运输凭证。
(2)结构化信息。
例如,入库单 ,发票上的各项数据由于格式不同而能相互区分开来。
作业层的需求有如下特点:
(1)重复性。
(2)可预见性。
(3)详细性。
(4)高精确性。
3.6.1.2 管理层的信息需求
管理层由组织的中层经理构成,如市场总监。他们负责实施组织的目标,对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利用,计划并控制组织的活动,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,以确保目标的实现。
管理层需要对业务数据进行概括、集中和分析,需要一系列不同的报表,如汇总报表、常规报表和异常报表等。其信息特点如下:
(1)阶段性。
(2)可以性。
(3)概括性。
3.6.1.3 战略层信息需求
战略层主要高层经理或资深管理者构成,如公司总经理、CEO。他们负责确定组织的目标和发展方向、制定实现该目标的长远策略,并负责与外部环境进行联系,如进行市场预测、新产品开发,同重要供应商或客户、政府部门进行沟通等。
战略层在实施战略计划不仅需要企业内部数据还需要企业外部数据。他们比较关注:
(1)外部信息源。
(2)非结构化信息。
其信息特点如下:
(1)随机性。
(2)概括性。
(3)预测性。
(4)异常性。
3.6.2 组织中的信息系统
(1)事务处理系统(TPS)
(2) 管理信息系统(MIS)
(3) 决策支持系统(DSS)
(4) 经理信息系统(EIS)
(5) 办公自动化系统(OAS)
(6) 知识工作系统(KWS)
(7)组织间信息系统(IOS)
2016-04-01
2462 views
Home